杨开智(杨开智养女杨瑛英)
杨昌济有几个孩子
杨昌济有两个孩子,分别是一子一女。杨昌济,男,汉族,又名怀中,字华生,湖南长沙人,伦理学家,教育家。曾求学于岳麓书院,拥护康梁变法主张,参加南学会、不缠足会等组织。先后留学日本、英国,主攻教育学、哲学、伦理学。杨昌济的一双儿女分别是儿子杨开智和女儿杨开慧。
杨昌济有两个孩子,分别是杨开慧和杨开明。杨昌济,男,汉族,又名怀中,字华生,湖南长沙人,伦理学家,教育家。曾求学于岳麓书院,拥护康梁变法主张,参加南学会、不缠足会等组织。先后留学日本、英国,主攻教育学、哲学、伦理学。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,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。
并著有书籍《论语类抄》和《教育学讲义》。母亲——向振熙出生在诗人和书法家的家庭。1888年与杨昌济结婚,育有一子二女。他曾经资助毛泽东创办了一家文化书店。与毛泽东结婚后,她和她一起住在长沙清水塘,掩护他们的地下工作,照看他们年幼的孩子。
杨开智是杨开慧的堂兄吗
杨开智,曾用名杨子珍,近代教育家杨昌济的儿子,革命烈士杨开慧的兄长,湖南省长沙县人。1921年就读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(今中国农业大学),为该校社会主义研究小组三名创建者之一。1927年后历任湖南省建设厅所辖常德山森林局局长,中央林区管理局牛首山林场技术员兼管理员,湖南省建设厅技士。
杨开智不是杨开慧的堂兄,而是杨开慧的兄长(哥哥)。杨开智:1898年8月25日出生于长沙县板仓乡。曾用名杨子珍,近代教育家杨昌济的儿子,革命烈士杨开慧的兄长,湖南省长沙县人。1921年就读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(今中国农业大学),为该校社会主义研究小组三名创建者之一。
年8月份,身在北京的毛泽东收到了来自老家湖南的一封信,信是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寄来的,信上的字迹让他倍感亲切。 杨开智是恩师杨昌济唯一的儿子,是儿子岸英、岸青的舅舅。这些身份,是大家都知道的。但事实上,抛开这份亲属关系,杨开智和毛泽东还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关系。
杨开智的社会评价
杨先生及夫人住外院,其子杨开智住里院。外院北房为居室,一明两暗,中间明间为堂屋,杨昌济夫妇住东里间,其女儿杨开慧住西里间;南房隔成两明一暗,西边的两间为明间,作为客厅;东边的一间为暗间,供客人临时居住。毛泽东第一次来京时,与蔡和森曾在南房的暗间住了约一个多月的时间。
杨开智很清楚,敌人这是在施行“ 放小鱼,钓大鱼 ”的毒计,希望毛泽东等人前来看望,进而一网打尽。 1931年1月初,恰逢春节期间,那些盯梢之人明显来的少了。突然一天傍晚,杨家来了一个陌生人。此人一来到家中,便从怀中拿出一个包裹得很严实的纸包,递给杨开智和妻子李崇德就离开了。
协助毛泽东、朱德等指挥了高垅、五斗江、草市坳、龙源口等战斗,挫败了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多次“进剿”和“会剿”,成为红军早期杰出的将领之一。1928年7月,中共湖南省委又派杜修经、袁德生、杨开智等人上井冈山,命令红军下山进攻湘南郴州。王尔琢认为这是一条错误路线,拒不执行命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