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旅生活资讯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生活小知识 > 正文

生活小知识

歼12(剑12t1)

admin2025-04-30 08:00:10生活小知识3
歼-12的飞行性能在二代机如何?1、综上,歼12战斗机以其轻量级和高机动性在二代战斗机中独树一帜,虽然存在航程短的局限,但其在垂直方向的机动性能和需要加速、减速的能量机动方面表现优异。通过合理改进,

歼-12的飞行性能在二代机如何?

1、综上,歼12战斗机以其轻量级和高机动性在二代战斗机中独树一帜,虽然存在航程短的局限,但其在垂直方向的机动性能和需要加速、减速的能量机动方面表现优异。通过合理改进,歼12的性能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,成为一款不弱于南斯拉夫J22攻击机的战斗机。

2、歼-12战斗机是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设计研制的一种单座双发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,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场前线制空权,也可以执行对地打击任务,属于第二代战斗机的改进型。歼-12战斗机是在歼-6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,采用了更先进的发动机和航电系统。

3、在地面机动性能方面,歼-12的起飞滑跑距离为500米,着陆滑跑距离为510米,比重量相当的亚音速战斗机歼-5的590米起飞滑跑距离和825米着陆滑跑距离短。歼-12还配备防尘装置,可在短土跑道上起落。

4、因此,我国在歼-12的研制上强调了良好的机动飞行能力,包括加速爬升和盘旋性能。然而,高速飞行会牺牲盘旋性能,盘旋半径增大意味着在近距离格斗中,飞机需要以较小的转弯半径和更快的速率进行机动,这对于速度较低、重量较轻的歼12来说可能更为有利。

有没有歼-12

有歼12。以下是关于歼12的详细信息:研制背景与厂家:歼12是由南昌飞机制造厂研制的轻型战斗机。研制历程:歼12的研制工作始于1969年,仅用17个月就完成了3架原型机的研制和风洞测试。1970年进行了试飞,并在3年后对发动机性能进行了改进,重新设计的歼12完成了135次试飞。

年3月,型号名称定为歼12。结构特点 机上没有机载雷达,战斗力大受影响。机体内空间有限,无法装载足够的燃油,航程自然很短。这两个弱点直接导致了歼12胎死腹中。

当然有歼-12。在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,一进门就能看到一架矗立在柱子上的“空中李向阳”——歼-12。南昌飞机制造厂研制的歼-12,是一种4吨级的轻型战斗机,采用机头进气和1台WP-6发动机。这款战斗机在1969年开始研制,仅仅17个月就完成了3架原型机的研制和风洞测试。

歼-12战斗机技术水平

在海平面高度,歼-12的最大爬升率为180米/秒,而同年同月首次试飞的美国F-14战斗机为200米/秒,专门针对米格-21设计的F-5E为160米/秒。在5,000米高度,歼-12的最小盘旋半径为1,140米,优于歼-6的1,200米,以及F-5E的1,080米。

该战斗机的性能也十分出色。实用升限为17410米,最大航程为1167公里(仅使用机内燃油),若携带副油箱,最大航程可达1385公里。最大平飞速度为M5,展现出其高速机动性。在动力方面,歼-12战斗机配备了1台涡喷-6乙发动机,推力为30.4千牛,加力推力则达到了3716千牛,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。

歼—12在5000米高度上,从M0.9水平加速到M2,所需时间为65秒。而歼—6是85秒;美国的F—5A是140秒。歼—12的水平是比较先进的。再看歼—12的地面机动性能,也就是它的短距起落性能。其起飞滑跑距离是500米、着陆滑跑距离是510米。

在机动性能上,歼12表现亮眼。最大爬升率在海平面高度可达180米/秒,远超同期的美国F-14战斗机(200米/秒)和F-5E(160米/秒)。在5000米高度上的最小盘旋半径也优于其他机型。从M0.9水平加速至M2,所需时间仅为65秒,显示出其先进的机动性。

歼-12战斗机

歼-12战斗机中国歼-12超音速超轻型歼击机,或称“空中李向阳”,是南昌飞机制造厂于1970年代前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研制的前线战斗机。

有歼12。以下是关于歼12的详细信息:研制背景与厂家:歼12是由南昌飞机制造厂研制的轻型战斗机。研制历程:歼12的研制工作始于1969年,仅用17个月就完成了3架原型机的研制和风洞测试。1970年进行了试飞,并在3年后对发动机性能进行了改进,重新设计的歼12完成了135次试飞。

在海平面高度,歼-12的最大爬升率为180米/秒,而同年同月首次试飞的美国F-14战斗机为200米/秒,专门针对米格-21设计的F-5E为160米/秒。在5,000米高度,歼-12的最小盘旋半径为1,140米,优于歼-6的1,200米,以及F-5E的1,080米。

歼12(剑12t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