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内公募基金分红超780亿元 权益类基金增势明显
本报记者 彭衍菘
2025年公募基金分红持续升温,以“真金白银”回馈投资者的力度再提升。
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,按红利发放日统计,截至4月22日(下同),年内公募基金(统计各类份额)累计分红784.75亿元,分红次数达2121次,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7.25%和28.6%。
从结构来看,债券型基金坐稳分红主力地位,截至4月22日,债券型基金年内累计分红598.84亿元,较去年同期的462.16亿元增长30.9%,占全市场分红总额的76.3%;共分红1681次,占比近八成。
权益类基金分红力度显著加大,截至4月22日,年内共计分红154.23亿元,同比增长189.47%。其中,股票型基金分红113.56亿元,接近去年同期38.28亿元的3倍;混合型基金分红40.67亿元,同比增长171%。分红频次方面,股票型基金分红224次、混合型基金151次,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89.5%和118.8%。
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理财师曾衡伟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今年以来,债市延续“稳健牛”行情,为债券型基金提供了持续分红动能;而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凸显,部分主动管理型基金通过精准布局实现超额收益,进而推动分红规模与频次双升。
具体来看,公募基金分红数额前十名的产品中,股票型、债券型、混合型基金分别为5只、4只、1只。值得一提的是,5只股票型基金均为被动指数型基金,分别为华夏沪深300ETF、嘉实沪深300ETF、南方中证500ETF、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、南方中证1000ETF,分红金额从7.9亿元至26.8亿元不等。
晨星(中国)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表示,权益类基金分红力度加大具有双重积极意义:一方面,市场行情阶段性向好,部分权益基金实现较好的投资收益,具备盈利基础,有能力进行分红;另一方面,公募基金通过分红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成果,从长远来看,对促进权益类基金市场健康发展、增强市场吸引力具有积极作用。
截至4月22日,年内公募REITs、QDII(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)、货币市场型基金分红规模分别为26.71亿元、4.38亿元、0.02亿元,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。FOF(基金中基金)、另类投资基金分红规模则分别同比下滑29%、34%。
此外,也有部分投资者担心分红后基金净值下降。对此,孙珩建议,投资者应关注基金底层资产质量、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及长期业绩表现,而不仅仅是价格高低,应从基金基本面出发,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,坚持长期投资理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