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数增强基金迎来布局热 申报数量同比增逾两倍
2025年开年以来,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了一股指数增强基金的布局热潮。
Wind数据显示,截至4月4日,年内共有52只增强指数型基金上报,涉及37家基金管理人,较去年同期的17只同比大增206%,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。与此同时,年内已有32只指增基金成立,合计发行规模达170.88亿元,远超2024年同期的18亿元。
这一现象的背后,既体现了市场对“被动投资+主动增强”策略的认可,也折射出量化技术发展与行业竞争格局演变的双重驱动。业内人士指出,随着新指数推出、策略创新及投资者需求多元化,指数增强基金或将成为公募行业未来扩容的重要方向。
申报数量同比增长超两倍
今年以来,指数增强基金的申报与发行呈现爆发式增长。从申报端看,开年至今已有52只产品上报,远超过去五年同期水平(2019—2023年同期分别为6只、8只、11只、12只、15只)。这一数据较2024年同期的17只同比增加逾两倍,且参与主体从13家管理人扩展至37家,中小公募占比显著提升。从发行端看,年内已有32只指数增强基金成立,另外还有9只正在发行、12只蓄势待发,显示出市场对这类产品的强烈需求。
业内人士看来,这一热潮的驱动因素,既包括市场环境的变化,也与行业竞争策略调整密切相关。一方面,近年来A股市场波动加剧,投资者对兼具透明性与超额收益潜力的工具需求上升;另一方面,在ETF领域头部效应凸显的背景下,中小公募选择以场外指数增强产品为突破口,避开与头部机构的直接竞争,同时发挥自身在量化模型构建上的差异化优势。
此外,政策与产品创新也为申报热潮添了一把火。3月以来,包括科创综指增强基金、中证A500指数增强策略ETF在内的多只产品集中获批,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。其中,科创综指是今年发布的重磅宽基指数,其覆盖科创板全部符合标准的上市公司证券,全面反映科创板整体表现,该指数自发布以来受到公募机构的积极布局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科创综指的推出,为投资者布局“硬科技”发展机遇提供了新的优质工具,有望助力资金向创新领域聚集,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,畅通“科技—产业—金融”良性循环。
量化技术发展持续赋能
值得一提的是,指数增强基金的爆发背后,离不开量化投资技术的革新。近年来,AI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,使得多因子模型、机器学习算法逐渐成为行业标配。
天弘基金基金经理林心龙表示,天弘基金的指数增强策略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快速的迭代,目前在传统的基本面量化以及多因子策略框架基础上,在各个环节深度融合了机器学习的算法,并且引入了一系列高置信度的卫星策略,形成了目前“AI+”策略框架。同时为了追求更高的超额收益稳健性,还构建了跨时域集成模型,分别在长期、中期和短期捕捉和挖掘市场的超额收益。
海富通基金基金经理林立禾认为,AI模型正极大地赋能量化投资。“我们使用的量化投资模型以树模型和神经网络为主。通常来说,传统线性模型只能捕捉线性信息且难以处理非结构化数据,而树模型和神经网络能捕捉非线性信息。”林立禾表示,基于5到10年的海量历史数据,借助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,可以通过大模型高效地处理和分析数据,挖掘其隐藏的规律和趋势,同时可以快速捕捉到新信息对市场的即时影响,预测未来股价走势。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指数增强基金在极端市场行情中有可能失效。沪上一位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,如果市场出现单边行情,很多指数增强基金跑输指数,会带来投资者的不信任。他表示,“未来的竞争不仅是收益率的比拼,更是风险调整后收益的较量。”
在控制回撤方面,林立禾表示,一是事前风控,在开发阶段就对交易策略的多维度风险敞口作出一定的限制;二是事后风控,对交易策略的盈亏进行分析,同时关注是否出现了历史行情中未曾出现过的极端行情,通过自动化工具进行归纳并优化,并对模型作相应的调整。此外,严格遵守程序化交易,并且持续探索算法的优化。
指增基金有望不断扩容
展望后市,多位业内人士认为,随着被动投资持续火热,指数增强型基金有望不断扩容。
从需求端看,随着投资者教育深化与资产配置理念普及,指增基金“透明化+超额收益”的特性正吸引更多资金入场。目前,全市场指数增强基金规模占比仍很低,相较于成熟市场存在显著提升空间。从供给端看,基金公司正加速布局多元化标的指数,除传统宽基指数外,主题型、策略型指数(如自由现金流、ESG等)的增强产品陆续涌现,满足细分领域投资需求。
从业绩表现来看,海通证券近期发布的金融工程专题报告显示,2024年全市场71%的指数增强基金跑赢了指数,整体平均超额收益为2.13%,其中,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平均实现超额2.36%。
沪上一位业内人士表示,相比于ETF较为依靠先发优势,指数增强基金更多是靠长期业绩取胜,各家基金公司比拼的是谁更能做出相对基准的长期超额收益。在ETF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当下,布局指数增强基金也是中小基金公司差异化发展的思路之一。
国金基金量化基金经理姚加红表示,ETF等被动投资品种规模增长较快,说明市场对指数投资越来越认可;同时A股市场相较于成熟市场超额收益空间可期,相较于完全被动的指数和ETF投资,指数增强产品如果能提高超额收益的持续性,在未来几年内或是被动投资很好的补充。